火车抵达阿里河鄂伦春自治旗,开启今日北方民族文化之旅;早餐后乘车沿332国道和322县道前往阿里河景区,沿途观赏大兴安岭腹地的美轮美焕。
►【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】大兴安岭上繁茂的森林,孕育着鄂伦春族。鄂伦春人与深林为伴,以狩猎栖息于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为生,他们是泛北极地区少数民族的一部分。依托着大兴安岭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,和鄂伦春族独树一帜的北方少数民族风情,在原有的嘎仙洞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上,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建成了。
体验参加大型鄂伦春萨满祭祀祈福活动,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;在鄂伦春人心中,山有山神、河有河神、树有树神;神秘的鄂伦春萨满祭祀仪式对自然的崇尚,对自然的敬畏,更是他们爱护自然与环境的一种至高的崇尚之礼,所有游客一起参与古老的祈福仪式,让”萨满“代表人向神祈求消灾祛病、生活幸福美好的愿望;
►【嘎仙洞】参观(嘎仙洞停车场至洞底700米需步行)参观嘎仙洞、嘎仙小河、岩画广场。
后乘车返回游客中心步行游览【乌力楞单体馆】(狍子馆、鹿馆、生态馆、熊馆、萨满馆、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、渔猎馆)
►【非遗传手作】跟随鄂伦春非遗文化传承人,一起剪纸,鄂伦春人生活在大小兴安岭,内容多以大自然花草树木‘动物形象以及劳动工具为主,触景生情,在剪纸人心中形成图案,直接剪裁而成;剪纸作品多数用在服饰和桦皮、兽皮制品上。制作中一切顺从自然,使您倍显古朴与珍贵;
►【林中精灵驯鹿】大兴安岭的深处,驯鹿和鄂伦春人为伴;冬日,不时可以看到拉着雪橇急驰而过的驯鹿。这里的驯鹿都很温顺,游客可以与其亲密接触,亲自喂食(苔藓20元/筐可自行购买)、抚摸、拍照。热爱摄影的人可以花上半天的时间在此逗留,因为这里处处是景致,随意放在镜头里都是大片。
►【走进鄂伦春文化】大兴安岭的冬季漫长而寒冷,山林中的积雪厚度常达1米以上。鄂伦春人主要生活来源靠打猎,过着自给自足的山林生活,吃兽肉、穿兽皮,在密林中住着传统的”斜仁柱“,由此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;温长的历史岁月中,鄂伦春人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民族文化,在寒温带地区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:
①品尝鄂伦春—吊锅子:三根木棍做支架,把吊锅往上一挂就点火,在斜仁柱里,品尝吊锅炖煮鄂伦春族人喜爱的柳蒿芽汤,是特有的山珍产品之一,鄂伦春人不种蔬菜,野生的柳蒿芽一直是他们非常喜爱,也是重要的菜肴;
②烤红柳肉串:热情的鄂伦春族人的食物主要是肉,鄂伦春人食肉方法很多,今天我们体验“达拉嘎肉”(烧肉),把肉插在棍上放篝火旁烤,在明火上,游客自己动手烤制,体验不一样的味道;
③鄂伦春—斗熊舞:与鄂伦春人一起载歌载舞,听他们讲过去的狩猎生活及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之心;还有各种美丽的传说故事!了解神秘的民族信仰...
►【鄂伦春民族博物馆】鄂伦春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;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,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;博物馆藏品来源征集自己各猎民乡镇,藏品类别有桦树皮类、兽皮类、铁制品类、木制品类等;根据自治旗附近我们为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变迁:《兴安猎神-民族风采》、《兴安之韵-模拟森林生态》、《马背天娇-拓跋鲜卑的历史足迹》、《沧桑巨变五十年》、《综合艺术》等
晚餐后赴剧场观看大型鄂伦春民族文化歌舞演绎
►【鄂伦春大型演艺】走进剧场,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,以生动的表演致敬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,民族文化,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;对我们一天鄂伦春行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。鄂伦春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,自古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,鄂伦春族生于自然,取攫于自然。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,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,世世代代靠一杆枪、一匹马和一只猎犬,追逐着獐袍野鹿,游猎在茫茫林海;在演出中结束我们鄂伦春人的一天。
后乘主题列车前往祖国最北—漠河
温馨提示:
1.冰雪项目游玩,注意安全及手机等贵重物品保管;